“民以食為天”,糧食安全永遠是國家乃至世界關註的一項重大課題。由於超級雜交水稻技術的推廣,我國的糧食產量連年增收,根據國家統計數字,去年糧食產量已實現“十連增”。但是,居安思危,我們無論何時都不可掉以輕心。特SD記憶卡別是近幾年來,因為種糧收益持續偏低,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,許多地方出現耕地拋荒現象。為此,今年我以耕地拋荒情況和農民種糧積極性為主題,對零陵區部分鄉鎮的農戶進行走訪,做了一次實地調查研究。
  零陵區總面積1986平方公里,轄8鎮4鄉4個辦事處,515個行政村,人口約58萬,是永州市經濟、金融和文化教育中心隨身碟。零陵區土質肥沃、水源豐富,是省內外有名的“優質水稻之鄉”,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,全區糧食種植面積90萬畝,優質稻60萬畝,年產糧食30多萬噸。
  我在對零陵區石山腳鄉馬回村的調查當中發現,通鄉公路兩側水利條件較好的田洞中,禾苗青青,綠油油的一片。但轉過山坡,來到背街的田地,只見雜草叢生,一片衰敗,根本看不到禾ddr4苗的影子。可以判斷,這一大片稻田早已荒蕪多年,無人耕種。
  問及村記憶體民,說這些田已經十來年沒種了,而且拋荒面積達全村所有田畝的一半之多,不禁令人唏噓。
  在數千年記憶體模組的農業社會中,土地是農民的命根。擁有自己的田地,是無數農民一輩子的夢想。改革開放後,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,農民家家戶戶獲得了土地經營使用權,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。又因袁隆平院士發明瞭雜交水稻制種技術,中國糧食產量接連翻番。特別是近幾年來,國家取消了農業稅,而且加大了對農業的補貼力度,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農業,並制定了耕地拋荒的問責制。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,為什麼還會出現如此大面積的耕地拋荒呢?
  帶著這些疑問,我走訪了多戶村民,他們的回答基本一致,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:
  一是勞動力不夠。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,村裡“人煙稀少”,且絕大多數是老年人和兒童,幾乎沒有青壯年出現。這些農村中的主要勞力,大都到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打工去了,過年才能回來。留下來的老弱病殘,自然負擔不起如此繁重的勞動,只能縮少種糧面積。
  二是種糧效益低。儘管有國家補貼,但因為糧食價格較低,且成本不斷上漲,種糧效益確實不高。村民們算了一筆賬,每畝種子30元;化肥120元;農藥和除草劑140元;機械犁田100元;收割100元;除去辛苦的人工不算,每畝成本共約490元。每畝產量約500公斤,按照130元/50公斤的市場價,每畝收入1300元。減去成本可得利潤810元,再加上種糧補貼120元/畝,每畝共得收益930元。如果種兩季,總共可得1700多元。這就是種一畝田辛苦一年所得的收益。而年青人在外打工一年最低也能掙一萬多元,種兩畝田還不如在外打工兩個月,村民們自然失去種糧的積極性。
  三是水利條件限制。目前的水利設施都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。由於年久失修,很多山塘水庫不能蓄水,一遇天干旱情,灌溉即現困難。對於這些供水不足的稻田,村民們乾脆撂荒,只選擇在水利設施相對較好的地帶種植水稻。
  另外,我還走訪了零陵區其他的一些鄉鎮,情況都基本相同。特別是農民外出打工成主流,農村空心化已成普遍現象。
 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,造成耕地拋荒最根本的原因,還是在於種糧效益太低,遠遠不如出外打工收入高。因此,大量農民轉業,種田成了可有可無的副業。
  俗話說“倉里有糧,心中不慌”,糧食產業是國家的命脈。如此發展下去,當留守的村民漸老,喪失了勞動能力,年青人又不願回來種田,那農田拋荒現象會更加嚴重,糧食產出下降。到那時,即便糧價暴漲,也是亡羊補牢,為之已晚。“明天誰來種地?”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!
  眼下國家出台了很多措施,鼓勵和扶持農業生產,並把禁止耕地拋荒作為政府的政績考核目標。但現在是市場經濟社會,農民是市場主體,從事何種產業是農民的自主權利,他們當然會選擇在經濟效益更好的行業發展。若不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,將來糧食產出的下降幾成定論。
 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?顯然,要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,必須提高農民種糧的收益。跟所有的產業一樣,只有種糧的效益提高了,農民在經濟利益的趨使下,種糧積極性才會得以提高。那麼,在現實情況中,種糧的效益能得到大幅提高嗎?
  供求規律是經濟學的基本規律。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,利潤相應上升;當供過於求的時候價格就會下跌,利潤相應下降,糧食作為一種商品也不例外。但是,在正常情況下,糧食永遠是供大於求的,因為糧食是用來活命的,且其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,如果糧食產出供不應求的話,就會餓死人,所以,糧食的供應永遠都不能低於需求。既然供大於求,其價格就不會上漲,種糧的利潤就不可能上升。特別是農業大豐收的情況下,糧食的消費量也不會有大的變化,因而糧價會下跌,反而造成農民收益減少,穀賤傷農。這就是經濟學中有名的“豐收悖論”。
  既然如此,種糧的效益永遠不能提高,這就是農民永遠不能靠種糧來致富的原因。那麼,農民放棄耕田選擇外出打工也就理所當然了。如果依照政府的強制性措施,不允許農民拋荒,強迫其放棄獲得更高收入的機會,固守在耕地上,那麼農民的利益實際上是受損的。他們辛勤地勞動並非為了自己,而是在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貢獻。
  因此,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來看,國家都應該給予種糧農民足夠的補貼,以彌補農民付出較高機會成本從事糧食生產而受到的損失。
  那麼,應該補貼多少,以什麼方式補貼呢?我認為,在現有的基礎上必須繼續加大補貼力度,直到農民在自願的前提上從事糧食生產時為準。這樣才既能保證足夠的糧食產出,又能使種糧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。而直接發放種糧補貼的方式並不好操作,因為村委會對種糧面積不好掌握,實際情況是不管有沒有耕種,所有的田畝都發放了補貼,這對於擴大耕種面積顯然是無益的。於是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國家以較高的保護價收購,然後再以適當的市場價格賣給市民,在保證糧價穩定的同時,也維護了農民的利益。這樣糧食產業就成了國家財政支持下的社會保障性產業,與其他靠市場機制運作的產業不同,這是由糧食作為特殊的生活必需品的性質決定的。
  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,目前我國農業補貼支持力度還很低。2007年到2009年,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)國家的平均農業補貼率為22%,其中,韓國達52%、日本47%、加拿大26%、歐盟23%,而中國只有9.1%。所以,我國對農業的補貼支持力度亟待加強,惟有如此才足以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。
  文/王慶賢(作者單位:永州市零陵區凼底鄉政府)  (原標題:零陵區耕地拋荒給了我們哪些反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t87utemm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